人工砂在預拌混凝土中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,了解材料的作用才能更好的應用于實際發揮效果,每個細節處理都很關鍵。建筑網小編就人工砂在預拌混凝土中的應用和大家說明一下。
砂是混凝土的主要組成材料之一,近年來隨著我國基本建設的迅速發展和對工程質量的高度重視,建筑市場對砂的需求越來越大,在目前國家天然砂資源日趨匱乏和人們環保意識加強的情況下,人工砂代替天然砂應用于預拌混凝土,對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有著積極和重要的意義。
所謂人工砂就是巖石或卵石經除土開采、機械破碎、篩分而成的,公稱粒徑小于5mm的巖石或卵石(不包括軟質巖和風化巖)顆粒。人工砂中公稱粒徑小于80µm,且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與被加工母巖相同的顆粒為石粉含量,人工砂石粉含量應符合標準要求方可使用于預拌混凝土。
1、人工砂的顆粒級配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
以上人工砂試驗結果顯示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JGJ52-2006的要求。但是人工砂顆粒級配的特點是顆粒小于300µm的含量相對高,由于人工砂的MB值為0.75g/kg,說明小于0.075mm的是石粉為主,泥粉極少只占一小部分,人工砂中的石粉作為惰性填充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及抗滲性,并且人工砂的形狀為棱角,表面粗糙更易用水泥漿料和骨料界面的粘結,間接提高混凝土強度。
2、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
人工砂與天然砂級配的一個明顯區別是人工砂中顆粒粒徑小于0.075mm的含量較高,一般在15%以內,此部分顆粒很可能是以粘性土質為主,對混凝土有害,也可能是以石粉為主。影響人工砂混凝土的流動性的主要因素為石粉含量,當MB值大于1.4時,隨著石粉含量的增加,混凝土的塌落度減少,混凝土的強度降低,當MB值小于1.4時,石粉含量的增加對混凝土的影響很小。想確定是否對混凝土性能有影響,必須通過檢驗確定。一般情況下,我們檢驗人工砂的石粉含量和MB值是控制人工砂質量的手段之一。在預拌混凝土中可以通過摻用適量的礦物摻合料、使用引氣型外加劑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,以達到高層泵送的要求。
3、人工砂對泵送混凝土的流動性能的影響
配制人工砂混凝土時宜采用細度模數為2.3-3.2的人工砂;人工砂的顆粒表面粗糙,人工砂的顆粒形狀多棱角等原因,流動時砂子之間的咬合導致混凝土的流動性能變差,混凝土的擴展度變小。為了增加混凝土的流動性能,我們可以利用粉煤灰和磨細礦粉的物理效應,增加粉煤灰和磨細礦粉的用量,另外在外加劑的選擇上,選用一些有引氣作用的減水劑,方可滿足流動度的要求。拌合物除應進行塌落度和凝結時間試驗外,還應進行塌落度經時損失試驗,并能確認滿足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。
4、人工砂生產質量控制
人工砂的生產過程還存在一些不確定的因素,導致人工砂的顆粒級配不穩定,石粉含量超標,泥粉含量高等,所以要求生產廠家要對破碎巖石進行嚴格的篩分,把5mm以上顆粒篩除,確保人工砂不含5mm以上顆粒時再進行篩洗,篩洗過程中的廢水還含有一些細砂,應使用細砂回收裝置進行回收,以確保洗后人工砂級配更趨于合理,石粉含量達到標準要求的范圍。人工砂的泥粉含量和石粉含量是人工砂質量控制的兩個重要指標,要求生產廠家嚴格控制。